联系我们
联系人:闫先生
手机:13272739111座机:023-67952695
邮箱:1026329108@qq.com
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港城工业园港城路36号
水处理粉末状活性炭
水处理粉末状活性炭技术解析
粉末状活性炭(PAC)凭借其发达的孔隙结构与高吸附性能,成为水处理领域去除有机物、异味及色度的核心材料,适用于自来水厂、污水处理厂及应急水质净化场景35。
一、核心特性与吸附机理
-
孔隙结构与吸附能力
- 孔隙特性:木屑或椰壳基粉末活性炭经高温活化后形成微孔-中孔复合结构,比表面积达900-1500m²/g,可吸附分子量200-3000的有机物(如酚类、农药残留)及重金属离子35。
- 动态吸附优势:粉状炭因颗粒细小(200目通过率≥90%),吸附动力学性能优异,30-60秒内即可完成对污染物的快速捕捉67。
-
污染物适配性
- 有机物去除:对三氯甲烷、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率≥80%56。
- 应急处理:突发性嗅味(如土臭素、2-MIB)的去除效率可达95%以上56。
二、应用方法与工艺设计
-
投加工艺
- PAC粉炭投加法:直接投加粉末活性炭至原水或污水系统,投加量通常为5-30mg/L,炭浆浓度控制在5%-10%以优化分散性45。
- 协同技术:与高效沉淀池、磁混凝工艺联用,可提升悬浮物与胶体杂质的同步去除率46。
-
接触时间与效率
- 混合反应:需保证活性炭与水体接触时间≥30分钟,吸附效率可提升40%56。
- 滤池优化:采用多级活性炭吸附流动床设计,避免炭粉泄漏至出水系统68。
(此内容由www.cqhxt.cn提供)